在逆境中不懼怕、常喜樂

林仲池
長沙灣支會


「愛既完全,就把懼怕除去」( 約翰一書 4:18)。那麼我們怎樣能在逆境中不懼怕、常喜樂呢? 我現在懼怕嗎? 我已經沒有講道二十多年了。

我想通過三個人的經歷,找出在逆境中得到喜樂的方法。第一位是使徒保羅。據記載他在晚年時候曾被囚禁過兩次,並於公元67 年殉道。以弗所書、腓立比書、歌羅西書及腓利門書就是他第一次在獄中寫的信。保羅寫信給腓立比人的時候是在獄中,並且等待著生死的裁決,但是這些書信讀起來卻充滿喜樂、歡欣和感謝,少有談到苦難和考驗。雖然我們今天的情況和保羅的不一樣,但是我們亦可以學習他無論生活怎樣,都能有隨遇而安、樂天知命的態度。

保羅在腓立比書4 章6-7 節裡告訴我們應當一無掛慮, 英文是 be careful fornothing, 尤其是神以外的事情,只要凡事藉著禱告、祈求,和感謝,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,專注在神的事工上,就會有神所賜、出人意外的平安。保羅
並且在4:11 說:「在任何環境都可以知足。」這正好就是中國人所說的「知足常樂」。保羅指出基督就是喜樂之源,不管環境怎樣,順境或逆境,我們總要在基督裡喜樂。

第二位是先知約瑟‧斯密。在1839 年3 月20 日, 先知約瑟‧斯密在獄中寫了一封書信給教會,在書信中,先知祈求神憐憫受苦的聖徒及為他們伸張正義( 見教義和聖約121:1-6);然而在任何的逆境和苦難只是片刻,聖徒應當在逆境和苦難中好好持守(見教義和聖約121:7-8);並且逆境和苦難帶給聖徒經驗,對他們是有益處的(見教義和聖約122:7)。我知道逆境是人成長過程
中必須經歷的考驗。

第三位就是我。兩年前,因為一些環境的改變,我患上了情緒病,需要接受心理輔導及藥物治療。一年前,我覺得需要尋找新的出路去解決這個問題,我尋求神的幫助。在此之前,我一直在教會不活躍,就像一把生銹了二十年的刀。神用祂的方法回應我,我開始每天祈禱和研讀經文,再次積極出席聖餐聚會,我的思想和行為隨之而慢慢改變。

最後,我獲得一個靈感的啟示——任何事情,無論好與懷,都是神為我安排的。祂讓我知道我的短處,加以改善;讓我知道我的長處,好好發揮,所以任何事都是對我有益的。在逆境中,不要沮喪,不要悲傷,不要憤怒,但要為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感謝神。在此之前,我沒有看過教義和聖約122 章7 節。這個靈感的啟示,令我的心產生改變,對任何事物都有正面的看法,令我覺醒。

我們擁有復興的福音及地面上唯一真實的教會。我們要抓緊機會學習、成長,甚至改變我們的心。我們藉著信心、好好持守、不斷禱告,不論我們周遭環境怎樣,都不斷努力遵守誡命及盡心盡力事奉主,藉著信心與實際行動,我們將會在心中、在家中、工作中、教會召喚中,都能以救主完全的愛來取代恐懼。救主說過:「在世上你們有苦難,但你們可以放心,我已經勝了世界」(約翰福音16:33)。

我其實很懼怕在陌生人面前說話的,因為我患有社交恐懼症。在重要的會議或演講前,尤其是要面對一大群陌生人,我需要服食藥物以控制情緒,但是今天我沒有這樣做。現在我可以告訴你們,我內心很平靜,沒有一點懼怕的感覺。■

本文擇錄自2019 年下半年度獅子山支聯會大會林兄弟的講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