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教會中成長的10優狀元

在教會中成長的10優狀元

蕭世賢兄弟訪問及撰文

應屆中學會考10優狀元,就讀於皇仁書院的郭捷彬弟兄,近日成了各大傳媒的報導焦點。報導中說他來自基層,理想是幫助弱勢社群,又說他有位好母親,常陪他跑步減壓以應付考試,但捷彬最喜愛的卻是提及他哥哥正在美國傳道的報導。他的堅定目標,就是跟隨哥哥,於19歲時放下學業,義務為教會擔任兩年全職傳教士。

媽媽郭李佩華姊妹發覺捷彬幼小時便有很強的學習和記憶能力,於是在他5歲時為他進行了智商評估,智商高達131的他被評定為資優兒童。從小便被讚賞的他,卻沒有因此而產生優越感或驕傲,在福音的教導下,他培養出凡事盡力而為的態度,並且隨著成長,他越發察覺自己有不足之處,學習到以永恆的角度去看待事情。

郭媽媽是位歸信者,捷彬則生於教會,在教會中成長。兒童會教師所講的聖經故事成為了他分辨是非的依據,使他决心成為一個正義的人,確立了福音學習的基礎。在13、14歲時,他漸漸更渴望能擁有個人的見證,福音進修班適時在這方面幫助了他。

在一所著名的中學就讀,像其他香港中學生,捷彬每天都有繁重的功課,還需於每週一至五,在早上6時15分參加45分鐘的福音進修班 (簡稱福音班),這實在不是一件容易之事。為了要早起,便要早睡,於是他比其他同學少了一些温習時間。「參加福音班是需要犧牲和計劃的。」他說。剛開始時,是捷彬的媽媽希望他去參加福音班,也因為一些朋友也參加了,但隨著見證的增長,他了解到「這與學校教育不同,福音原則乃是直接來自神的教導,是衪的標準和對我們的期望。」福音班對捷彬來說不再是難題,漸漸地這已成了他生活的一部份,且他從中找到了樂趣,然而為何教會把福音班安排在學校上課之前,他也要在好一段時間以後,才能感受和了解。他愉快地分享道:「每天早上上學前,與有著相同信仰的男女青年一起學習福音,一起進食早餐,隨日子建立了友誼,當在生活和學業上遇到困難或困惑時,他們都能從福音的角度和標準,如:鞏固青年小冊子的訊息中,提出意見、幫助和支持。每堂課中的靈修時間,班員所分享的生活趣事和靈性體會,亦給了我不少經驗,一天的支持和靈性的提昇。」

福音教導讓捷彬認識到神的救恩計劃,他相信眾人都是神的兒女,從永恆觀點來看,各人能力有別,聰明愚拙、巧手笨舌,僅是大家的起步點不同、才能有別而已。然而神已應許我們,衹要我們願意跟隨救主耶穌基督,並盡力學習,每個人都有永恆進步的機會。「神是慈愛的!」他說。有些年青人可能正面對學業的困境;每個人也可能在人生某個時期會遇上困難,但這些挑戰都將帶來永恆成長的經驗。我們是仁慈的神的兒女,神在看顧,祂會引領,提供機會和幫助。這使我們在生活上更具信心和勇氣,我們應更努力地學習和嘗試。

新聞報導中提到郭媽媽是位好母親,辭工陪捷彬應付會考,然而我知道捷彬一向在校成績都很好,實在不明白為何有這需要。郭媽媽解釋道,這並非單為捷彬一人,亦是為了丈夫和捷彬的哥哥,即是為了整個家庭。由於之前她的工作時間很長,一家人難得有共處時刻,連一起吃晚飯的機會也不多,這與教會教導有關家庭重要性的原則有違。她雖然擔心難於再找到别的工作,但在多次祈禱後,最終决定依從教會的教導,以家庭為重,毅然辭職。捷彬會考之後,她找到了一份自己沒有經驗卻有多人競爭的新工作。她說:「如捷彬所說,神真的在看顧著世人!衹要我們有信心跟隨衪。」郭媽媽又補充說:「我並不太看重捷彬是否能取得10A,我祇祈求神讓他能取得努力後所應獲得的成績。」

捷彬第一科考試前一天是主日(星期日),他選擇繼續遵守安息日。一切該温習準備的,都在星期六完成了,主日當天他如常參與教會聚會,回家後,難免有點緊張的他打開聖經來閱讀,當讀到:「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,因為衪顧念你們。」(彼得前書 5:7 ) 他便放心下來。

他分享道:「知道天父會顧念帶領我們,是人類最珍貴的知識。因此,配稱自己,把自己的人生交給神。」

而郭媽媽教導子女的心得是:「不要太保護和太限制子女。多鼓勵他們嘗試他們有興趣的事物,除非那是不符合福音的教導。鼓勵他們多參加教會的活動,並以福音教導他們如何與人相處,成為正義的人。」

訪問結束時,我看到了一位現代的希拉曼2000子弟兵*和他的母親。

*參閱阿爾瑪書55-57章